审题是司法考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审题方法:
把握题目的关键点,搞清题意
从法学的角度,以法律人的眼光,根据题目中所述案情总结出题中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主体、内容等关键点。
关注题目中的关键性修饰词,如时间、地点、数额等,这些修饰词可能会涉及到题中诸行为的先后顺序、法律的溯及力、管辖权、法律适用、定金数额、出资比例等问题。
注意将题中的白话转化为法学术语。
迅速查看题中所问,初步判断考查方向
带着问题去看题干,确定本题考查的是哪一个部门法的内容。
根据问题的设置来确定所考查的具体知识,如民法中的无权处分、善意取得、交付的风险转移等。
分析题干中的法律关系
在分析题干时,应随手将题中所交待的法律关系画一个草图,列出题中各种人或物之间的关系、时间点,这样能使你对题有一个整体、明晰的认识,不漏掉任何一个有用的信息。
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性条件
明确题目中问的是什么,关注一些题目中潜在的限制性条件,如“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有哪几项”,这里我们可以圈出“不”字,防止自己陷入惯性思维,选成了正确选项,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充分利用题干现有的信息
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正确进行选项的选择,要善于充分利用题干现有的、有帮助的信息,历年司法考试中的选择题,从知识测试方式出发可以分为识记水平类、理解水平类与运用水平类,运用水平类选择题大多是以案例的方式出现,题干信息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
审题的三重境界
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通读一遍题干,标出关键词和敏感词,提醒自己在思考和做题的过程中注意。
境界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审清题目的重点,捕捉、推敲题目的关键词,链接考点,明确题目的考点,透过材料明确考点内容,不要被题目中的干扰项所迷惑。
境界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对于材料与考点的联系已经能够运用的炉火纯青,能够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拆解,无论题干如何变幻,最基本的内容都不会变化。
通过以上方法,考生可以更有效地审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建议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提升审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