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的改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具体如下:
从题型的角度进行分类
各个学科题型的功能不同,已有明确的要求。高考改革中正在逐步推出新的题型,总的方向是减少客观性试题,增加主观性试题。
从能力要求上分类
涉及记忆能力的试题:考核知识的储存和联系,这部分试题占整卷的比例逐年下降。
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掌握和应用:这是当前的考核重点,所占比重最大。
相关能力的发挥: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能力等,这部分试题的比例逐年上升。
从针对考生对象而言分类
送分题:包括一些综合题或大题中的某些小问,不一定是小题。
中档题:主要是方法、技巧性的试题,要求能够进分数线的考生都能较好地完成。
高档题:主要是思维、综合、创新、开放性的试题,拉开进分数线后的考生的距离。
潜能题:为那些有潜能、思维灵活的学生准备的,包括压轴题和一些闪光点、亮点。
按地区划分
全国甲卷:适用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等省份。
全国乙卷:适用于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
新高考I卷:适用于山东省(全部科目)、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语数外)等省份。
新高考II卷:适用于海南省(全部科目)、辽宁、重庆(语数外)等省份。
按时间划分
从2013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
从2016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Ⅲ卷,并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
按卷种划分
全国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
自主命题卷: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省份的自主命题试卷。
按难度和特点划分
全国一类卷、二类卷、三类卷在试卷种类、难度、特点方面都有不同之处。
按考区划分
根据考生的报考考区将考卷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如北京、上海、江苏等。
这些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教育部门和教师更好地理解高考试题的设计意图和考核重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