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考试方式主要 包括背诵、理解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笔试等形式。以下是具体的考试安排和考查内容:
考查对象
一至六年级的学生
考查时间
通常在19周的周五下午3:00(第二节课)
考查内容及形式
一二年级:
《弟子规》背诵
三四年级:
《弟子规》背诵及理解,笔试
五六年级:
《弟子规》背诵、理解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笔试
考查地点
四至六年级:南大厅
三年级:南小厅
一年级:北大厅
二年级:北小厅
评比方法
各年级各班抽取五名同学进行考查。
每班五名学生的平均分为该班成绩。
以年级为单位取名次,各年级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并按名次计入班级量化。
年级根据名次先后按3:4:3分档,分别记5分、3分、1分。
评委
三至六年级,采用正推磨的形式考查。
每年级派两名班主任担任评委,组织学生入场,收发试卷。
一二年级对换评委。一年级派5名,二年级派6名。每人考查5名学生。
日常学习要求
每天早上及晚上各读诵或抄写一遍《弟子规》。
每天学习《细讲弟子规》,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视频、收听音频等方式完成。
按实际落实情况如实填写力行表。
测试题示例
填空题: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
人所重,非貌高。
读书法,有三到,信皆要。
选择题:
圣人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 ) A.孝 B.谨 C.学
出必告,反必面。“反”是( ) A. 反 B. 返 C. 凡
今天我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会( ) A. 管他呢,不会就不会呗。
默写:
亲有过,勿惮改。
弟道恭,兄道友。
冠必正,纽必结。
晨必盥,便溺回,辄净手。
比赛方式
背诵及接龙比赛:在班级进行。
填空、排序、问答:在班级或电教室进行。
知识竞赛:必答题,按各班桌号根据电脑随机顺序答题。
评审方法及要求
背诵比赛:
全班参与,满分100,扣分制。
背诵要求:椅正、身正、书正、心正。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背诵时不喊背,也不可太小声,吐字清楚,字字分明,嘴型到位、速度均匀,声音不过快过高,也不拖音。
根据班级背诵的整齐程度、语音、语速等打分。
这些考试方式和内容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背诵、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通过这些考试,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