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考试科目采用 “3+1+2”模式,具体构成如下:
“3”为全国统考科目 ,即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所有考生均需参加,且均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1”为首选科目
,即历史或物理中的1科。考生需在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2”为再选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中的2科。考生需从这四门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
成绩计算
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以原始成绩计入总成绩,每科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
选科组合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有12种不同的选科组合可以选择,具体组合如下:
1. 物理 + 化学 + 政治
2. 物理 + 化学 + 地理
3. 物理 + 生物 + 政治
4. 物理 + 生物 + 地理
5. 历史 + 化学 + 政治
6. 历史 + 化学 + 地理
7. 历史 + 生物 + 政治
8. 历史 + 生物 + 地理
9. 物理 + 政治 + 地理
10. 物理 + 政治 + 生物
11. 历史 + 政治 + 生物
12. 历史 + 政治 + 地理
这种选科模式有利于考生扬长避短,选择优势科目,提高总分。
考试时间
统一高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考试在每年6月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 选择性考试科目
通过这种“3+1+2”的选科模式,新高考旨在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兴趣特长,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