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的打分方式主要 取决于考试类型和评分规则,具体如下:
传统高考模式
总分计算:通常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以及文综/理综四科。各科满分分别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20分(或150分),文综/理综各科300分。总分是这四科成绩的总和,满分通常为750分。
新高考模式
总分计算:通常包括3门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物理、化学中的一门)。统一高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是这6门科目成绩的总和,部分地区政策不同,总分有所差异,例如海南900分,江苏810分,上海满分660分。
等级赋分制:在新高考制度下,除了统一高考科目的原始成绩外,选择性考试科目的成绩采用等级赋分制。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定五个大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大约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根据这个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等级赋分计算公式为:$(该区间高考最高分 - 原始分) ÷ (原始分 - 该区间高考最低分) = (等级赋分区间最高分 - x) ÷ (x - 等级赋分区间最低分)$。
主观题评分
网上评卷:高考的答题卡和主观题答卷通过高速扫描仪扫入计算机存储,并按照题目类型切割为题块。选择题自动评分,主观题则分配给评卷教师进行评分。每道题由两名教师分别评分,评分后提交。如果两名教师的评分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以两位评卷员的评分均值作为该题的得分;若评分超过允许误差,则试卷提交到第3位老师进行仲裁,作为最终结果。
阅卷过程
阅卷速度与规范答题:阅卷过程中,评卷速度非常快,通常以秒计。评分标准非常细致,按照步骤和得分点进行给分。考生需要规范答题,避免因不规范的答题方式而失分。
通性通法与得分点:高考评分细则主要针对主要的解题方法,即通性通法,并给出了详细的得分标准。使用常规方法往往能够与参考答案一致,从而更容易抓住得分点。
整洁简明的重要性:考生的书写需要整洁,表达需要清楚,这样才能得到合理或偏高的分数。如果书写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失分。
误差处理
正评和仲裁:一般每道题由两位老师独立评分,即为正评。评卷前会在系统内设定一个允许误差,比如1分,若两位老师评分不超过允许误差,则得分按均值计算;若评分超过允许误差,则试卷提交到第3位老师进行仲裁,作为最终结果。
综上所述,高考试卷的打分方式包括总分计算、等级赋分制、主观题评分等多个环节,确保评分的公平性和准确性。考生在备考时应充分了解所在省份的评分规则,规范答题,以提高得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