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试中如何考察失信行为,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
一、考生个人征信查询
征信报告核查 考生需提供征信报告,政审人员会重点核查是否存在逾期记录。若存在逾期且次数较多(如超过6次),或存在当前逾期,通常会导致政审不通过。
网贷等信用行为评估
即使网贷已还清,频繁逾期仍可能影响政审结果。但通常仅针对恶意逾期,小额逾期且及时还款不会影响政审。
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查询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网或地方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输入考生身份信息即可查询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其他信用记录
其他领域的信用记录(如交通违法、商业违约等)也可能被纳入考察范围。
三、政审程序中的全面核查
材料审查
招生单位会函调考生所在单位的人事档案或现实表现材料,核查报考时填写的诚信记录及是否有考试作弊处罚记录。
面试中的行为评估
面试官可能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评估考生的诚信意识、责任心等品质。若考生在面试中表现出不诚实或道德争议,可能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其他注意事项
主动说明情况: 若征信报告存在误判,考生可在政审前主动联系相关部门申请复核。 避免失信行为
通过以上多维度的考察,考试机构能够全面评估考生的诚信状况,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