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录用的公务员政审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形式,并需注意相关事项:
一、政审形式
函审
招考单位人事部门或市县人事局、组织部通过发公函形式调取拟录用人的档案,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 基本信息(年龄、工龄、党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等)
- 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
- 专业技术职称和奖惩记录
审核原则包括资料完整性、真实性及关联性。
面审
派专员到拟录用人的学校、单位或社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情况:
- 访谈学校老师、同学,了解学习、生活表现及校规遵守情况(针对应届毕业生)
- 与单位领导、直接主管或人事主管面谈,核实工作表现、奖惩记录等
- 调查直系亲属(如父母、祖父母)的社会关系及有无重大违法犯罪记录(特殊岗位要求)。
二、政审内容
政治立场与思想品德
- 是否拥护党的领导,无不当言论或行为(如社交媒体敏感信息发布、参与非法集会)
- 遵守社会公德,无虐待老人、儿童等行为。
个人诚信与法律记录
- 无犯罪记录,未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征信良好。
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
- 直系亲属无重大违法犯罪记录,部分地区考察旁系亲属。
工作与学习表现
- 在校期间是否受过处分(如开除党籍)、学术诚信问题(如考试作弊)。
三、注意事项
材料准备
- 提供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学位证等基础材料;
- 特殊岗位需额外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资质证书等。
内容真实性
- 确保档案材料无篡改、伪造,内容逻辑合理。
行为规范
- 政审前避免参与非法活动、发表不当言论,保持良好征信。
三代审查
- 政审不涉及“严查三代”,但直系亲属的政治表现可能被参考。
若政审中发现问题,招考单位会要求补充说明或提供证明材料,建议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并积极配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