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难度系数是衡量试题或试卷整体难易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其核心定义和特性如下:
一、基本定义
难度系数表示考生对试题的掌握程度,通常以0到1之间的小数表示:
数值越大:考生整体得分率越高,试题越容易;
数值越小:考生整体失分越多,试题越难。
二、核心计算公式
难度系数($D$)的计算公式为:
$$D = \frac{\text{考生平均得分}}{\text{试卷满分}}$$
例如:某试卷满分100分,考生平均得分为80分,则难度系数为0.8。
三、实际应用示例
单题难度:
若一道选择题满分10分,实际平均得分6分,则该题难度系数为0.6,属于中等难度;
试卷整体难度:
某次考试满分150分,考生平均得108分,则试卷难度系数为0.72,属于中等偏易。
四、与其他概念的区分
难度(P):与难度系数相反,难度系数=1-难度。例如,难度系数0.6对应的难度为0.4;
通过率:直接反映考生通过试题的比例,与难度系数无直接关联。
五、难度等级划分
0.3~0.7:中等难度;
0.3以下:难题;
0.7以上:容易题。
六、其他说明
统计难度系数:通过大量考生答题数据统计得出,更具客观性;
预估难度系数:命题者根据教学经验预设,可能存在偏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难度系数是教育评估中常用的量化工具,但需结合具体场景综合判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