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溜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科举是考试什么

59

科举是 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终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持续了1300多年。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

科举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每年分期举行,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为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进士科考试内容包括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科则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

科举考试的方法主要包括笔试和口试两种。笔试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形式,通过书面答卷来考察考生的知识和能力。口试则相对较少,主要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如考察考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是通过一系列分阶段的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士子进入官僚体系,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这一制度不仅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为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提供了晋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