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考试(Aptitude Scholastic Test)是中国首个融合中国国家高中课标并参考中国高考的国际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由剑桥大学考评院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推出,世界名校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均将其作为重要选拔依据。以下是关于该考试的综合介绍:
一、考试背景与定位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剑桥大学联合推出 AST考试由两大国际权威机构联合命题,旨在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潜力,为全球顶尖高校提供多元化选拔标准。
“国际高考”属性
该考试融合中国国家课标与高考体系,采用2+4选考模式(2门必考科目+4门选考科目),英语和数学为必考内容,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科目供考生选择。
二、考试内容与形式
考试结构
- 必考科目: 英语(1.5小时)和数学(1.5小时)。 - 选考科目
- 考试模式:2+n模式,允许考生多次参加考试并选择最佳成绩。
分值与成绩 - 单科满分300分,总成绩满分600分。
- 考试每年2次,考生可多次刷分并提交更高成绩。
三、核心优势
高效性
通过2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最优成绩申请,无需重复备考多场考试,节省时间与费用。
标准化与权威性
由国际顶尖学者与国内教育专家联合命题,结合中国教育体系特点,被多所世界名校直接用于录取决策。
留学优势
考试内容与高考高度重合(约90%),部分院校(如港大、港科)可接受AST成绩直接入学,无需预科,节省1年学习时间与学费。
四、适用人群与意义
适用对象: 主要面向希望申请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顶尖高校的中国高中生,尤其适合体制内高中生突破高考限制。 教育意义
综上,AST考试是中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创新,为学生成长提供多元化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