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 进士及第的功名。具体来说,他在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举考试中,原本应该是第一名,但由于欧阳修误将他的考卷认为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他最终获得了第二名,即榜眼。尽管在会试中的表现并不十分理想,殿试成绩为乙科,可能排名在200名之后,但苏轼后来参加制科考试,位三等,同进士科状元。
根据宋朝的规矩,登科进士分为五等,前两等称为及第,三等称为赐进士出身,后二等称为同进士出身。最终,苏轼考了第二名,为榜眼,也是进士及第。
因此,苏轼的科举考试功名是进士及第,并且由于他在制科考试中的表现,最终获得了同进士科状元的荣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