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政审是一种在特定考试和选拔过程中应用的政审方式,它不仅仅依据分数来选择候选人,而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由用人单位选择最适合岗位的人选。
差额政审的适用范围
差额政审常见于国家部委、各类遴选、省直市直公务员考试中。这种政审方式在国考和省考中都有出现,并且随着事业单位考试“不唯分取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考试也开始采取差额考查。
差额政审的比例
差额政审的比例有的是1:1.5,有的是1:2,要一个人的话就是在岗位总分前两名里面选。例如,某个职位如果只招聘一个人,那么会有四个人进入政治审查流程,最终从中择优录取。
差额政审的过程
差额政审通常包括综合成绩前两名(有时候是前三名)同时进行体检、政审,单位依据自己的标准,选取最适合在本单位工作的考生。这样的考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个别谈话、实地走访、严格审核人事档案、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同本人面谈等。
差额政审的意义
差额政审的目的在于确保人尽其用,通过更全面的考察来选拔最适合岗位的人选。这种政审方式在高层级单位中较为常见,因为这些单位对考生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确保选拔出的人才能够胜任工作。
差额政审与等额政审的区别
差额政审与等额政审相对。在等额政审中,只有招录名次以内的几个人会参加政审,没有替代者。而差额政审则是按照一定比例(如1:2或1:3)让前几名全部进入政审环节,再次进行考查,最后择优录取。
总结
差额政审是一种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政审方式,常见于国家部委、各类遴选、省直市直公务员考试中。它通过设置一定比例的合格候选人,从综合成绩前几名中择优录取,以确保选拔出最适合岗位的人选。这种政审方式在高层级单位中较为普遍,有助于实现人尽其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