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地之道”的经典语录,综合《中庸》《道德经》等道家思想,整理如下:
一、《中庸》中的天地之道
"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遵循"诚"的法则,专一不二,故能孕育万物且变化无穷。
"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天地之道以博厚为德,以高明为性,以悠长为时,以广袤为容。
"文王之德之纯,穆不已"
文王以纯德顺应天道,体现"不显"的玄妙。
二、《道德经》中的天地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认为万物由无到有、由少到多演变而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高境界如同水,滋养万物却无居功之念。
"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
天地长久因顺应自然,不刻意生长。
三、其他相关语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道德经》):体现道家"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主张以"一"(整体)统摄万物。
这些语录共同勾勒出道家对天地规律的哲学理解,既包含"诚"的伦理基础,也蕴含"道法自然"的宇宙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