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原文为: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析:
背景:
子贡询问孔文子为何获“文”(谥号)。
核心含义:
- 敏:聪明、敏捷;
- 好学:热爱学习;
-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或学识较低者请教为耻,体现谦虚好学的精神。
评价:
- 孔子通过此语赞扬孔文子虽为贵族但虚心求教,强调“文”的内涵不仅在于学识,更在于品德。
补充说明:
该句常被用于劝勉人保持谦虚态度,是儒家思想中“仁德”与“文”的重要关联。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