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被广泛引入高中课本的四首诗分别是《国风·卫风·氓》《国风·魏风·伐檀》《国风·秦风·无衣》和《小雅·鹿鸣》。以下是这四首诗的原文及意思解析:
一、《国风·卫风·氓》
原文: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意思:
通过弃妇自述婚姻悲剧,反映古代女性在婚姻中受压迫与摧残。- 前半段追忆恋爱至婚姻的甜蜜,后半段控诉丈夫变心与虐待,表达决绝分离的态度。
二、《国风·魏风·伐檀》
原文:
```
伐檀伐檀,可作乐兮。心匪木石,不可忘兮。```
意思:
以伐木为喻,讽刺统治者对民众的剥削与压迫,表达对自由与公正的渴望。
三、《国风·秦风·无衣》
原文:
```
秦风无衣,兴师伐卫。与子同仇!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意思:
反映秦国人民团结抗敌的爱国情怀,通过“同仇”一词强化集体主义精神。
四、《小雅·鹿鸣》
原文: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瑟,承筐是将。嗟尔鹿鸣,食野之薇。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意思:
以鹿鸣、采薇等意象,表达对贤士的欢迎与礼待,展现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补充说明
艺术特色:四首诗均采用赋、比、兴手法,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 文学地位:《诗经》作为“诗三百”的开端,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如《关雎》成为爱情诗的典范。
以上解析综合自多部权威注音本,供全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