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重修考试的分值计算,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分值计算方式
基本组成 重修考试分值通常由 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
三部分组成,具体分值占比因学校而异。常见比例为:
- 期中:30%
- 期末:50%
- 平时:20%
计算示例
若某科目重修考试中,期中成绩80分、期末成绩90分、平时成绩85分,则各项得分及总分为:
- 期中得分:80×30% = 24分
- 期末得分:90×50% = 45分
- 平时得分:85×20% = 17分
- 总得分: 24 + 45 + 17 = 86分
二、成绩记录规则
不覆盖原成绩
重修成绩 不替代原科目成绩,所有重修次数及成绩均会计入 均绩点(GPA)计算。例如,若某学生重修2次且均不及格,这2次成绩将直接影响最终GPA。
绩点累计
不同学校对绩点的计算方式可能不同,但普遍采用以下公式:
$$GPA = \frac{\sum_{i=1}^{n}(C_i \times W_i)}{n}$$
其中,$C_i$为各科成绩,$W_i$为权重,$n$为科目数量。
三、注意事项
具体规则以校为准
各校对重修成绩的计算规则存在差异,建议考生 查阅本校《学生手册》或教务处规定,确认具体细则。
补考与重修的区别
补考是给予一次重新考试的机会,若补考仍不及格则进入重修流程;重修则需再次参加考试且不享受补考机会。
综上,重修考试分值计算需结合学校具体规定,同时注意成绩累计对学业的影响。建议考生提前咨询教务部门,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