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期末考试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形式创新
无纸笔考试为主 小学一、二年级全面取消纸笔考试,通过游戏闯关、趣味活动、综合实践等方式替代传统笔试。例如:
-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
开展“乐学嘉年华”活动,包含学习过程、习惯、学科核心能力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
- 通辽市教育局组织的语文测评通过“朗读小明星”“小小书法家”等游戏环节,从读、背、书、认四个方面评价学生;
- 市实验小学二年级以“萌虎闹新春”为主题,设置“量体裁衣”“人民币换算”等生活化闯关任务。
多样化测评方式
- 口语与表达: 通过“妙语连珠”“绘声绘色”等环节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实践操作
- 团队合作:部分活动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协作能力。
二、评价内容调整
核心素养导向 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综合素养,减少机械记忆题,增加开放性、应用型题目。例如:
- 语文侧重阅读理解、口语表达与思维能力;
- 数学强调计算能力、问题解决与逻辑思维。
过程与习惯评价
除结果评价外,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与习惯,如学习态度、参与度、自我管理能力等。
三、教学建议
教师专业发展
需掌握游戏化教学设计、综合评价方法,将学科知识与趣味活动有机结合;
家校合作
通过家长会、社区活动等形式,让家长了解评价方式,形成教育合力。
四、典型案例参考
广州市开发区第二小学: 二年级数学期末评价包含5秒口算、钟表拨动等趣味项目; 广西玉林市
通过以上创新形式与评价机制,“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考试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学习兴趣的激发,体现了教育从“以考促学”向“以评促教”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