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考试教师的监考工作需结合技术手段与人工管理,确保考试公平性与规范性。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考前准备工作
技术设备检查 - 确保电脑安装腾讯会议等监考软件,测试摄像头、麦克风及网络稳定性。
- 准备备用设备(如手机)处理突发技术问题。
考生信息核对
- 提前上传试卷至考试平台,生成考生信息包并发给考生。
- 核对考生身份信息(头像、身份证、考试证等),要求考试时保持摄像头画面清晰。
制定监考计划
- 设定考试时间(含10分钟试卷检查环节),提前30分钟进入监考系统发布会议号和密码。
- 制定应急方案,包括技术故障处理流程。
二、考中监考执行
身份与行为监控
- 考前30分钟通过视频会议核对考生身份,要求“三合一”(头像+证件+考试环境)。
- 考试中通过屏幕共享实时监考,观察考生是否遵守考场规则(如禁止切屏、使用手机等)。
- 实时抓拍异常行为(如频繁切屏、面部遮挡),发送作弊警告。
技术手段辅助
- 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核对考生身份,若不符立即查实。
- 限制考生切屏次数,通过系统随机组卷防代考。
- 监控网络异常行为,保障考试系统稳定运行。
维持考场秩序
- 考试前宣读考场规则,明确禁止作弊行为。
- 考试中保持与考生的沟通渠道畅通,及时解答疑问。
三、考后工作跟进
试卷收发与核对
- 考试结束前收集考生答题册照片,核对答题内容完整性。
- 通过系统统计考生答题时长,防止超时作弊。
成绩记录与反馈
- 填写考场纪实,记录考生状态、异常行为及处理结果。
- 将成绩及相关材料提交至教务处考务部门。
注意事项
技术防护: 定期更新监考软件,防范网络攻击;备份考试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规范要求
应急处理:遇到技术故障或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通过以上环节的严格把控,可有效保障线上考试的公平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