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计考试是 明清两代对官员的考核制度。具体来说:
定义与目的
大计是明清两代对除京师以外的各省份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目的是对官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决定其奖惩和职位变动。
考核周期
大计每三年进行一次。
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各藩、臬、道、府及州县官员的政绩、行为表现等。
考核流程
考核通常由各级官员依隶属关系逐级考察,作出评断,最后申之各省督抚,核其事状,注考造册,送吏部复核。
奖惩措施
大计后的官员,按“卓异”与“供职”两个等级奖惩。
历史沿革
大计制度始于周朝,历代虽有不同的称谓和制度,但基本框架和目的延续至明清。
综上所述,大计考试是明清两代对地方官员进行定期考核的制度,旨在评估官员的工作表现,并据此决定其奖惩和职位变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