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考试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脏听诊
听诊方法及临床意义:能够叙述心脏听诊的方法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听诊部位及顺序:包括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等,并说明听诊的顺序(逆时针)。
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等,并要求对心尖区听诊时间不少于30秒,若有心律不齐时,听诊时间不少于1分钟。
操作规范:包括操作前的准备、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后的总结和报告。
基础知识
心动周期生理特点:了解心动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其生理特点。
心音:掌握正常心音及其在心动周期中的出现次序。
心脏泵血功能评价指标:了解前负荷和后负荷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常见症状与体征
能够识别和描述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
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药理
心血管内科学: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等。
呼吸内科学: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炎、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等。
消化内科学:例如胃、十二指肠疾病、肝脏疾病、胰腺疾病、炎症性肠病、上消化道出血等。
专业知识
冠心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其治疗方案。
高血压: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药物方案制定等。
心律失常:包括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以及射频消融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微创和非手术介入性闭合手术。
专业实践能力
心电图:包括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传导异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监测、心室肥大、心电轴偏移等。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判读和分析动态心电图的结果。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掌握这些指标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职业素质
着装整洁大方,言语文明,检查时认真仔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操作前与受检者进行有效沟通,操作中动作轻柔、规范,体现爱伤意识,操作后能告知受检者,能体现出对受检者的关爱。
建议考生重点掌握上述内容,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