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刑法考试主要考察以下内容:
夏商西周的法律
夏商神权法思想:包括禹刑、汤刑等。
西周法律观:如“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法律观,周公制礼与吕侯制刑。
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
主要刑罚体系:如夏朝的禹刑、商朝的汤刑、西周的九刑和吕刑。
刑法原则与政策。
契约制度、亲属制度与继承制度。
神判与司法机构。
狱、讼之别,诉讼费制度,五听制度,三刺之法,八辟制。
春秋战国的法律
成文法公布及其意义。
李悝变法。
刑的制定
禹刑:夏朝的刑书,正刑有五,科条三千。
汤刑:商朝的刑书,又称殷彝。
九刑:西周初年制定的刑书九篇。
吕刑:西周中期的立法活动。
刑法种类
五刑:包括墨、劓、刖(膑)、宫、大辟。
族刑:如孥戮。
赎刑:适用于同族人犯疑罪的经济刑。
主要罪名
夏朝:不孝、弗用命(不从誓命)、昏、墨、贼。
商朝:违抗王命、犯上作乱、三风十愆、弃灰于公道。
西周:不孝不友、杀人越货、违抗王命、盗窃与拐骗奴隶、变礼异乐、群饮。
礼与刑的关系
礼和刑的共同性:如对是非的评价标准一致,二者相互补充。
刑法原则
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
共同犯罪区分首从。
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
罪疑惟轻。
用刑适中。
罪人不孥。
悼耄不刑。
这些内容涵盖了夏商周时期法律的各个方面,包括法律思想、刑罚体系、刑法种类、主要罪名以及礼与刑的关系等。考试时可能会以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对夏商周刑法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建议考生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法律特点、主要罪名和刑法原则,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