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考试期间禁止的行为,综合多篇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考试行为规范
严禁作弊 包括抄袭、传递纸条、使用通讯工具、代考等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若被监考人员发现,将面临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严重者可能影响毕业。
独立完成答卷
必须独立作答,禁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或使用信号传递信息。若发现作弊,将没收试卷并通报批评。
遵守考场纪律
- 按时到达考场,迟到30分钟以上作缺考处理;
- 保持考场安静,不得擅自移动座位或清理桌面非考试用具;
- 仅使用监考人员发放的草稿纸,禁止使用自带资料。
二、考前准备与行为准则
禁止携带违禁物品
除指定证件外,不得携带手机、智能手表、电子记事本等通讯工具,以及自备草稿纸或电子设备。
规范备考行为
- 避免熬夜复习,确保充足睡眠;
- 不得在考场外逗留或喧哗;
- 考试前不宜剧烈运动或暴饮暴食。
诚信考试倡议
遵守考场管理规定,不抄袭、不协助他人作弊,不擅自离开考场,不销毁试卷或答案。
三、违规后果
轻度违规(如偶尔迟到、旷课):记警告,部分学校观察期后自动清除;
中度违规(如多次旷课、作弊):记过,可能影响评优、奖学金;
重度违规(如组织作弊、长期旷课):留校察看,甚至开除学籍。
特别说明:
考试作弊不仅影响个人诚信记录,还可能对未来升学、就业产生长期负面影响。建议考生通过认真复习、规范应考,以真实水平展现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