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人听闻和骇人听闻是两个常被混淆的成语,但它们在含义和用法上有明显区别:
一、核心差异
事实真实性 - 骇人听闻:
指真实发生的事件,通常涉及社会上的坏事(如犯罪、灾难等),强调事件的客观存在和严重性。
- 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或捏造的事实,事件本身可能不存在,或被严重歪曲。
主观意图 - 骇人听闻:
无主观故意,仅描述客观现象的恐怖程度。
- 耸人听闻:含主观故意,通过夸大或虚构制造震惊效果。
二、其他区别
词语结构 - 骇人听闻:
兼语式结构(“使”+“人听闻”),强调事件本身令人震惊。
- 耸人听闻:偏正式结构(“耸”+“人听闻”),突出行为主体(如“他耸人听闻”)。
情感色彩 - 骇人听闻:
含贬义,常用于谴责社会恶行。
- 耸人听闻:中性偏贬,侧重描述夸张手法而非事实本身。
使用场景 - 骇人听闻:
多用于报道负面事件(如战争、犯罪等)。
- 耸人听闻:可用于正面事件(如科学突破),也可用于负面事件。
三、示例对比
骇人听闻:湖南某地发生亲母杀子案,手段残暴,令人震惊。
耸人听闻:某明星为吸引关注,编造自己曾与名人合作的虚假经历。
四、易混淆点
两者均含“听闻”二字,但“骇”侧重事件本身的恐怖性,“耸”侧重行为者的主观意图。
部分资料将“危言耸听”与“耸人听闻”混用,但“危言耸听”特指故意说吓人的话(如“别听他危言耸听”)。
通过以上分析,可更准确地区分这两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