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心沥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pī gān lì dǎn,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核心比喻 - 真心相见:
比喻毫无保留地坦诚相待,常用于形容朋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真诚交流。例如:
> 我每遇所敬爱之人,便喜欢披心沥胆地畅谈。
- 忠诚表达:也用来形容对国家、组织或人的忠诚,如:
> 他一生披肝沥胆为民族奋斗。
引申含义 在特定语境中可引申为极尽忠诚,甚至牺牲生命。例如:
> 诸葛亮为蜀汉政权披肝沥胆,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二、词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由两个动宾结构组成,可作宾语或状语,含褒义。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肝胆相照、推心置腹、赤胆忠心、剖心析肝。
反义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貌合神离。
四、历史出处
最早见于《隋书·李德林传》:“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后因用词考究,逐渐演变为成语形式。
五、使用示例
正面语境:
> 在困难时刻,他始终披肝沥胆支持团队,成为大家的定海神针。- 负面对比:
> 面对利益冲突,他拒绝披肝沥胆,最终导致团队分裂。
该成语通过“披肝”(披露内心)与“沥胆”(滴出胆汁)的意象,形成强烈视觉冲击,从而凸显真诚与忠诚的深刻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