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错就改的古诗,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直接表达知错就改的古诗
《论语》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强调,知道错误而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
《左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该句被后世广为传诵,成为知错就改的经典论断。
宋代朱熹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提出对待他人过错的处世哲学,强调自我反省与激励。
二、通过典故表达改过自新的古诗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以项羽自刎乌江为反面教材,强调知耻而后勇的改过精神。
《战国策·楚策四》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通过牧羊人修补羊圈的比喻,说明及时纠正错误的重要性。
三、其他相关诗句
王守仁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传习录》) 陆九渊: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与傅全美》) 苏轼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上皇帝书》)
韩愈: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进学解》)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知错就改的哲理,既有对错误认知的警醒,也有对改正行动的鼓励,共同构成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