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煎太急”和“打草惊蛇”是两个不同的成语,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故事来源和含义。
相煎太急
故事来源: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与兄弟曹植的故事。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华,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处死。曹植在诗中写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只好贬他去镇守边疆。
成语含义:比喻兄弟之间因利害冲突而自相残杀,或者形容内部争斗激烈,互相伤害。
打草惊蛇
故事来源:这个成语的故事来源于唐朝的一个县令王鲁的故事。王鲁贪财如命,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当有人控告他的部下违法时,王鲁以为自己被揭发了,惊恐万分,在状纸上写下了“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成语含义:比喻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或者指做事不小心,反而把事情弄糟。
总结:
相煎太急:出自三国时期曹丕与曹植的故事,比喻兄弟之间或内部争斗激烈,互相伤害。
打草惊蛇:出自唐朝王鲁的故事,比喻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