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虎跃”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lóng téng hǔ yuè,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常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具体解析如下: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 龙腾:
指龙在飞腾,象征力量与威严;
- 虎跃:指虎在跳跃,体现敏捷与活力;
- 合起来形容如龙腾飞、虎跃动的动态场景,常用于描绘动物或人的活跃姿态。
引申含义 - 形容人精神振奋、积极进取的状态,如事业腾飞、士气高昂;
- 也用于形容场面活跃,如舞龙舞狮表演。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唐代严从的《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原指古代圣贤受命于天、贤能之人承担重任时的壮阔气象,后泛指有志之士的奋发有为。
三、用法与近义词
用法:
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生龙活虎(侧重体态活跃)、龙飞凤舞(侧重书法或动作优美);
反义词:萎靡不振、垂头丧气。
四、相关成语
龙跳虎跃:与“龙腾虎跃”意思相近,但前者更强调跳跃动作。
综上,“龙腾虎跃”通过龙与虎的意象,传递出力量与活力的结合,既可用于描绘具体场景,也可喻指人的精神风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