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的谜格是制谜者根据谜面特点设计的特殊格式,通过倒读、拆分、移位等手法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以下是常见的谜格类型及示例:
一、常见谜格类型
秋千格 谜底需倒读,如“今天”倒读为“日本”。 *示例*:
- 谜面:请留步(打电影插曲)
- 谜底:送别(倒读为“别送”)
卷帘格
谜底需倒读,如“三十比九”倒读为“一念之差”。 *示例*:
- 谜面:函授(打常用词)
- 谜底:讲信用(倒读为“用信讲”)
徐妃格
谜底需加同一偏旁后读,如“文游不广”加“石”为“硼砂”。 *示例*:
- 谜面:万绿丛中一点红(猜中药名)
- 谜底:硃砂(去掉“石”后为“朱少”)
求凰格
谜面为上联,谜底为对仗下联,如“黄金”对应“白石”。 *示例*:
- 谜面:废品(打《水浒》人物名)
- 谜底:吴用(“吴”读作“无”,即“无用”)
白头格
谜底首字需谐音为“白”字,如“少年”读作“素冠”。 *示例*:
- 谜面:少年运动会(打体育运动)
- 谜底:垂柳拳(“少年”谐音“垂柳”)
移字类
- 秋千: 两字对调,如“计算无误”变为“对数”。 - 卷帘
二、其他特殊格
灯谜专用格:如“虾须格”(左分两字)、“折巾格”(左半部分读)、“掉尾格”(末字谐音)等。- 自由体谜语:不依赖固定格式,需结合会意、拆字等技巧。
三、猜谜方法补充
会意法:通过字义别解,如“出淤泥而不染”猜“白莲花”。- 拆字法:对字形拆分,如“孙尚香”猜词牌名“折巾格”。
谜格的运用需结合谜面意境,灵活调整读法或字形,才能准确扣合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