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生平经历可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仕途不顺与归隐决裂(29-41岁)
陶渊明出身东晋名士之家,曾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职,但因不堪吏职、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多次辞官归隐。40岁(彭泽县令任期内)正式辞官,开启田园生活。
二、躬耕田园与精神坚守(42-63岁)
归隐后,陶渊明躬耕自食,生活清贫却安贫乐道。他参与农业劳动,改名“潜”,著有《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经典作品,创作了大量田园诗,成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三、晚境贫病与逝世(63年后)
晚年生活更加困顿,曾遭火灾破坏居所,疾病缠身仍坚持耕作。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在浔阳去世,享年约63岁,被葬于庐山南坡。
核心特点
陶渊明一生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信念,拒绝官场腐败,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其作品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与屈原、杜甫并称“前有屈原,后有杜甫”。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