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描写勤勤恳恳的经典名言。该句出自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原文为:“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含义是: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方休,表达了他为国家和民族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补充说明:
出处背景
该句紧接在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提出“隆中对”战略构想之后,体现了他北伐中原的坚定信念与责任感。
相关评价
- 刘备曾评价诸葛亮“比管仲、乐毅更胜一筹”;
- 后世以此句概括其一生忠诚勤勉的品质,成为中华文化中忠臣的代名词。
类似表达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虽表达爱情忠贞,但隐含奉献精神,与诸葛亮的名句并称“千古名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