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冲天”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luó gǔ chōng tiān,指锣鼓的声音震天响,常用来形容喜庆、欢乐的场面或气势磅礴的场面。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声音特征 强调锣鼓等打击乐器产生的巨大声响,常被比喻为“震天响”“响彻云霄”。
场景应用
原指古代战场中通过敲锣击鼓指挥进退,现多用于描绘庆典、节日或重大活动时的热闹氛围,如婚礼、庆典仪式、胜利告捷等。
二、出处与例句
出处: 元代尚仲贤的戏剧《单鞭夺槊》第四折中有“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的描述。 例句
1. 节日庆典上,锣鼓冲天,人群欢腾;
2. 战争胜利后,军队凯旋,锣鼓冲天震耳欲聋。
三、与相似成语的区别
与“锣鼓喧天”的区别:
“锣鼓喧天”侧重声音的喧闹和场面热闹,而“锣鼓冲天”更强调声音的震撼力和直冲云霄的视觉冲击。
与“震耳欲聋”的区别:
“震耳欲聋”仅描述声音极大,缺乏场景描述;“锣鼓冲天”则结合了声音特征与场景氛围。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敲锣打鼓、吹吹打打、声势浩大;
反义词: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综上,“锣鼓冲天”通过声音与场景的结合,生动展现了热烈、欢腾的集体活动氛围,是汉语中表达喜庆或宏大场面的经典词汇。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