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如酥”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其一》: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润物细无声,春雨贵如油。
其本义指春雨细密柔和,如同酥油般滋润万物。这种比喻通过“酥油”的细腻质感,形象地描绘了春雨轻柔地渗透到大地,无声地滋养万物的特点。
补充说明:
其他文学运用
宋代词人田为在《探春》词中化用此句,但将“雨”替换为“烟径”,形成“烟径润如酥”,意境上更偏向朦胧的春景。
常见误解
- 部分解释将“酥”误认为“酥油”“酥酒”等物质,实为诗中用以比喻雨质细腻的修辞手法。
相关诗句对比
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韩愈的“润物细无声”(出自《春夜喜雨》)并称,均以“细无声”形容春雨的轻柔与滋养特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