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爱的诗句和小故事,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之作。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诗句和故事:
诗句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王建《渡辽水》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诗经·小雅·蓼莪》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杜甫《赠卫八处士》
“父归坟兮未朝夕,已分黄金争田宅。”—— 贯休《行路难》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杜甫《百忧集行》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杜甫《又示宗武》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韦庄《与小女》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字严(近代)
“父影如松遮风雨,子行天涯心相随。”—— 柳宗元《韦道安》
小故事
李白的《寄东鲁二稚子》
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两个孩子的深深思念。诗中描绘了他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的可爱形象,以及他对孩子们的牵挂和思念之情。李白在诗中写道:“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这些诗句生动地展现了父亲对子女的深厚感情。
杜甫的《又示宗武》
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儿子宗武的期望和思念。诗中写道:“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杜甫不仅是个好丈夫,还是一个好父亲,他对儿子的期望总是高一些,希望他能继承家业,熟读《文选》。
郑板桥的《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郑板桥在任期间清廉自守,罢官后生活贫寒,但他仍然为两个女儿准备了一份嫁妆——一幅兰花图。他在诗中写道:“我罢官之后,两袖清风,囊中如洗,生活贫寒。为了维持生计,只好靠卖画勉强维持一日三餐。每当想起不能为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心中便十分惭愧。只能赠你一幅兰花图,愿你像兰花一样,保持高洁的品质。”这首诗表达了郑板桥在困境中的坚韧和自嘲,以及对女儿深深的愧疚和美好的祝愿。
宋凌云的《忆父》
宋凌云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她对远在他乡的父亲的深深思念。诗中写道:“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这些诗句如同一幅深情的画卷,表达了远在他乡的女儿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
这些诗句和小故事不仅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父爱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