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溜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能说一些端午节的古诗词吗?

59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 屈原相关作品

《离骚》

屈原的代表作,虽未直接描写端午,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名句成为端午节的精神象征。

《九子粽》

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防止鱼虾啃食其身,投粽于江,故有此诗。

二、 唐代作品

李隆基《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描绘端午时节的自然与宫廷活动。

杜甫《端午日赐衣》

赏赐宫衣的喜悦,“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展现节令特色。

三、 宋代作品

张耒《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借竞渡表达对屈原的哀思。

陆游《乙卯重五诗》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描写民间端午习俗。

文天祥《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四、 其他相关作品

贝琼《已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渲染节日氛围与屈原悲剧的关联。

苏轼《浣溪沙·端午》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描写节日装饰与民俗。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色新丝缠角粽,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展现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

补充说明

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诗词中常融合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例如,杨无咎《蓦山溪》通过“梅雨细,麦风轻”渲染端午时节的氛围,贾谊《吊屈原赋》则以悲壮笔触追悼屈原。这些作品共同构成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