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下》原文读音如下: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注音
景春(jǐng)
张仪(zhāng yí)
丈夫(dà zhàng fū)
诸侯(zhū hóu)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注音 大丈夫(dà zhàng fū) 妾妇(qiǎi fù) 以顺为正(yǐ shùn wéi zhèng)彭更问曰
“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泰乎?子以是为泰乎?”
注音 乘(shènɡ) 传食(chuán shí)孟子曰
“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馀粟,女有馀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注音 通功易事(tōng gōng yì shì)孟子与墨者夷之见
原文 “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且往。不直,则道不至。子不闻夷子墨者治丧也,以薄为道也。然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注音
厚(hòu)
补充说明:
文言文读音需结合上下文,如“丈夫”指有志之士,与现代“男性”含义不同;
古音与现代差异较大,如“以顺为正”中的“以”读作“y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