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娅)是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以研究放射性元素镭和钋闻名,以下是其主要故事梗概:
一、早年经历
艰苦童年
居里夫人出生于1867年波兰华沙,幼年丧母,由大姐照顾。家境贫困,父亲是中学教师,10岁丧母后,她开始承担家庭重担,15岁获中学金奖章。
求学之路
由于波兰女性无法接受高等教育,1891年她前往巴黎大学学习,先后获得物理和数学硕士学位。期间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生活条件艰苦,曾住阁楼并常以面包充饥。
二、科学成就
放射性研究
1897年,居里夫人发现铀的放射性,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合作,从数十吨铀矿废渣中提炼出0.1克纯镭,并测定其原子量。1903年,她与皮埃尔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续研究
居里夫人继续研究放射性元素,1911年因镭的发现获诺贝尔化学奖。她还是首位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三、人格魅力
淡泊名利
尽管获得巨额奖金和荣誉,居里夫人仍拒绝专利权,将奖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科研项目。她教育子女时强调荣誉如玩具,不可看得太重。
奉献精神
一战期间,她带领团队建立200个X射线室,救治100多万名伤员。她曾驾驶改装汽车在战壕中工作,展现非凡勇气。
四、晚年与遗产
科学贡献
居里夫人发现钋和镭后,开创了放射性研究新领域,为医学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影响
她是首位获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科学家。其研究推动核能和医学进步,被誉为“镭的母亲”。
居里夫人的故事展现了科学探索与人格魅力的结合,激励后人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