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或苏仙,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介绍:
一、基本背景
出生与籍贯: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祖籍河北栾城。
字号与称谓:字子瞻(与名“轼”相关),号东坡居士,另有“铁冠道人”等别号。
时代与成就: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文学成就
诗词风格:诗题材广阔,风格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作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词风创新:开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宋代及后世词风影响深远。
散文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代表作有《赤壁赋》《前赤壁赋》等,开创了宋代散文的新高峰。
三、政治与人生
仕途经历: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历任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官职。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任杭州、颍州等职,晚年多次被贬惠州、儋州。
政治立场:新党执政期间受牵连,后因政见不合遭贬,但始终关心民生,推行利民政策。
身后荣誉:宋哲宗即位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南宋时加赠“文忠公”。
四、书画与美食
书画造诣:工书法、画竹石,其书法与诗文并称“苏门四绝”。
美食贡献:创制东坡肉、东坡饼等美食,对宋代饮食文化影响显著。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创作成就斐然,其作品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