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峤的《中秋夜》是一首以中秋明月为题材的五言绝句,全诗通过描绘月夜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情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全诗及注释:
一、原文与注释
《中秋夜》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注释:
圆魄 :指中秋圆月,常与“明月”等词互换使用。2. 寒空:寒冷的高空,烘托秋夜的清冷氛围。3. 安知:哪里知道,表反问语气。4. 雨兼风:风雨交加,隐喻人生变幻无常。
二、诗句解析
前两句
“圆魄上寒空”描绘中秋明月升腾于冷寂夜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冷的意境。 - “皆言四海同”引用普遍认知,中秋明月被视作天下共赏的象征。
后两句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通过转折,质疑普适认知。诗人以局部现象(此地晴朗)反衬整体(千里风雨),暗含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三、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 通过“四海同”与“雨兼风”的对比,强化了空间差异与人生境遇的矛盾。- 语言简练
四、创作背景
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人,是唐代著名诗人。此诗作于其晚年,正值其经历政治动荡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五、文学地位
《中秋夜》是李峤的代表作之一,与王维、张九龄等诗人齐名,成为中秋诗坛的经典之作。其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