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以西湖喻指西施,赞颂其无论晴雨皆美的特质,是苏轼山水诗的代表作)
二、《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通过庐山视角变化,阐释观察事物需超越表象的哲理,被多篇语文教材列为必背篇)
三、《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以秋冬景物为背景,表达坚韧品格与季节更迭的哲思,常被用于培养审美情趣)
四、《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通过细腻笔触描绘春江生态,蕴含万物复苏的生机与自然规律)
补充说明: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虽为经典词作,但因其篇幅较长,通常不作为小学必背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作因历史背景较复杂,一般出现在中学阶段学习。
建议教学时可结合插图或实地游览(如西湖、庐山)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