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习俗类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描绘宫廷端午祭祀龙神,九子粽寓意驱邪)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杜甫因左拾遗之职获赐宫衣,表达感激)
二、端午情怀类
《浣溪沙·端午》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以细腻笔触描绘端午习俗,展现节日浪漫)
《小重山·端午》
舒钆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龙舟竞渡水中央,粽叶飘香满庭芳。 今人犹记屈原事,千载英魂护楚疆。 (借端午追思屈原,表达民族精神)
三、端午自然景致类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以夏日端午为背景,抒发现代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
这些诗句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端午节的习俗、情怀与自然交融,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也有对节日活动的生动描绘,适合日常诵读与节日氛围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