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溜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名词解释古诗十九首?

59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品,其名词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由南朝梁萧统于公元502年编入《文选》。该组诗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的《古诗》中精选十九首编纂而成,因《文选》的权威性,成为后世研究汉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二、创作背景

时间范围:

一般认为创作于东汉末年,具体年代存在争议,但多集中在公元195年至220年之间。

作者与作品性质:

无明确作者,均以句首标题命名,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等。

三、内容特点

主题:

以游子思妇的离别之苦为核心,如《行行重行行》描绘夫妻离散的悲怆,《青青陵上柏》感叹人生短暂。

思想内涵:

既表达对现实社会动荡的无奈,也隐含对道德原则的追恋,部分作品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艺术风格:

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善用比兴手法,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对后世五言诗发展影响深远。

四、文学地位

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开创了文人五言诗的新范式。

被《诗经》与楚辞之后,与《楚辞》并称中国古代文学“双璧”。

五、具体诗作示例

《涉江采芙蓉》:通过采莲女形象,隐喻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明月何皎皎》:以明月为载体,抒发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古诗十九首》通过短小精悍的篇幅,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荡与文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