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溜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2021国家保护鸟有哪些?

59

根据2021年最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数量为 394种,分为国家一级和二级两类:

一、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共26种)

朱鹮

被誉为“东方宝石”,原分布于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因栖息地破坏曾濒临灭绝,现通过保护措施数量有所恢复。

中华秋沙鸭

中国特有珍稀水禽,被称为“水中活化石”,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因污染和狩猎减少至濒危状态。

东方白鹳

以黑白羽毛著称,分布于东北、华北和华东,因栖息地丧失数量减少,受严格保护。

黑鹳

体型优雅的大型涉禽,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依赖湿地生存,数量因湿地减少而下降。

金雕

顶级猛禽,分布于西北地区,因猎物减少和栖息地破坏面临威胁。

白头鹤

优雅的涉禽,分布于东北和华北,冬季迁徙至南方越冬。

丹顶鹤

东方文化象征,分布于东北湿地,数量稀少且受法律保护。

其他:

包括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等珍稀物种。

二、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共88种)

白腰杓鹬

长腿涉禽,分布于华北、东北等地,因农业活动影响数量减少。

大鵟

体型庞大的猛禽,分布于西北地区,依赖湿地生态。

游隼

高度适应力强的猛禽,分布于全国,但猎物减少影响生存。

红脚隼

西方猛禽,分布于华北,因栖息地破坏数量下降。

东方白鹳(重复一级保护,但部分资料将其列为二级)。

斑嘴鸭

水禽类,分布于东北和华北,受污染和狩猎影响。

绿翅鸭

鸭科鸟类,分布于南方,因生境破坏面临威胁。

三、其他说明

新增与调整:

2021年名录较2020年新增了15种鸟类(如黑颈鹤),并调整了部分分类。

保护意义:这些鸟类因生态平衡、文化价值或濒危状态被重点保护,需加强栖息地恢复和打击盗猎。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发布的权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