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
故事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讲述了一只黔地没有驴,好事者从外地运来一头驴,最终被老虎识破并吃掉的寓言故事。
抱薪救火:
故事出自《汉书·枚乘传》,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宋国人不小心失火,人们用抱薪来救火的愚蠢行为。
愚公移山: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一个老人愚公,为了移走挡住他家门口的两座大山,不惜带领子孙一代接一代地挖土移石的故事。
杯弓蛇影:
故事出自《太平御览》卷二三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讲述的是一个贵族喝酒时,因为看到杯中的弓影疑为蛇,从而引发恐慌的故事。
打草惊蛇:
故事出自《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讲述的是唐玄宗时期,一位官员为了讨好皇帝,无意中打草惊动了藏在草丛中的蛇,从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买椟还珠:
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述的是一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放在一个精美的盒子里,结果买者只看重盒子而不要珍珠的故事。
叶公好龙:
故事出自《庄子·外物》,讲述的是一个表面喜欢龙而实际惧怕龙的人,最终被龙发现并吃掉的故事。
画龙点睛:
故事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讲述的是唐代画家张僧繇在画龙时,最后在龙的眼上点上一笔,使得龙变得栩栩如生,飞上天空的故事。
伯乐相马:
故事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伯乐善于相马,能够识别出千里马的故事。
画蛇添足:
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讲述的是几个人比赛画蛇,一人画得快,但不满足于此,在蛇身上添了足,结果反而输了比赛的故事。
滥竽充数:
故事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讲述的是一个楚国人在楚国国王面前吹竽,因为人多,他就混在里面假装吹,后来国王要求单独听他吹,他的骗局就被揭穿了。
自相矛盾:
故事出自《韩非子·难一》,讲述的是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在卖盾时说自己的盾无坚不摧,在卖矛时说自己的矛无坚不摧,结果被人指出他的盾和矛不可能同时无坚不摧,从而自相矛盾。
惊弓之鸟:
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讲述的是更羸通过观察和推理,判断出一只被箭射中的鸟已经受伤,因此当它再次听到弓弦声时,会因惊吓而坠落的故事。
鹬蚌相争:
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讲述的是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最终导致赵国失去了攻打燕国的机会。
守株待兔:
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的是一个农夫在田边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根上的兔子,从此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根旁等待兔子再次撞死的故事。
螳螂捕蝉:
故事出自《庄子·山木》,讲述的是螳螂在捕蝉时,忽略了背后的黄雀,最终被黄雀捕食的故事。
亡羊补牢:
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讲述的是一个人丢失了羊之后,才想到修补羊圈,防止更多的羊丢失的故事。
人面兽心:
故事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讲述的是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像人,但内心却像野兽一样残忍的故事。
曲高和寡:
故事出自《史记·楚世家》,讲述的是楚襄王问宋玉关于音乐高低的问题,宋玉回答曲高和寡,意思是高深的东西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欣赏。
囫囵吞枣:
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讲述的是一个人把枣子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