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爱国事迹可概括为以下核心内容:
一、冲破美国阻挠回国
美国阻挠与迫害
1947年钱学森被聘为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但因掌握尖端技术,美国政府自1950年起通过没收财物、非法逮捕、长期监禁等手段阻挠其回国,甚至以“宁可枪毙也不许离开”的态度对待。
国际支持与回国
在国际舆论压力和国内关怀下,1955年钱学森终于获释回国。回国后,他立即投身于国防科研,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开启了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二、投身国防科研贡献
技术突破与体系构建
- 主持设计中国首枚液体探空导弹和首颗人造地球卫星,推动“两弹一星”工程。
- 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奠定中国航天工业基础。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 在艰苦条件下培养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等课程,为新中国科技事业输送人才。
三、淡泊名利与奉献精神
金钱观与捐赠
- 捐赠《工程控制论》稿酬资助贫困学生,晚年将科学奖金用于沙漠治理和西部建设。
- 拒绝高额报酬,主动放弃美国官职,全身心投入科研。
民族气节与影响
- 以“中国人能干,为何不能干”的信念,带领团队突破“两弹一星”技术封锁,成为民族脊梁。
钱学森的爱国事迹体现了科学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的奉献精神,其成就至今仍激励着科研工作者与爱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