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奉献成语
克己奉公 指克制私心,一心为公。常用于形容公职人员或集体利益至上的奉献精神,如王临川“舍己为公”的典型体现。
鞠躬尽瘁
形容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多用于描述长期投身事业、不辞辛劳的奉献状态,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言。
大公无私
表示毫无私心,完全为公共利益服务。常与“克己奉公”并列,强调利益至上的高尚品质。
二、其他相关成语
舍己为人: 舍弃个人利益帮助他人,如“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公而忘私
任劳任怨:不怕吃苦,不计较个人得失,常用于形容基层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三、成语出处与延伸
历史典故:王临川(王安石)因推行新政“忧国忧民,舍己为公”著称;焦裕禄在兰考县任职期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公仆形象的代表。
现实意义:这些成语不仅是个人品德的标杆,也是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需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奉献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
注:部分成语如“大公无私”存在多义性,既可形容高尚品德,也可指极端情况(如“破家为国”),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