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肺腑之言”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发自内心、真诚而直白的表达。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核心含义 该成语强调言语的真诚性,指说话者出于真实情感和内心想法,而非虚伪或刻意伪装。
出处与背景
- 文学典故:元代郑光祖的《刍梅香》第二折中,角色因无话可说而直言“肺腑之言”,现多用于描述情感真挚的倾诉。
- 文学理论: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等古诗也常借喻真诚表达。
使用场景
- 人际交往:在亲密关系中尤为突出,如亲友间的倾诉或恋人间的告白。
- 日常表达:可形容真诚的批评、建议或自我反省,如领导对下属的鼓励或朋友间的安慰。
情感传递功能
通过直白表达内心感受,实现情感共鸣,打破沉默或误解,增强交流的感染力。
注意:
该成语多含褒义,但需结合语境判断是否适合正式或公开场合使用。例如,过度使用可能显得过于直率或情绪化。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