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论考试中提出对策,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技巧:
明确作答任务
仔细阅读题干,确定是要求先概括问题再提对策,还是直接提对策。
如果题干要求概括问题,答案应包括问题和对策两部分;如果只要求提对策,则答案全部是对策。
注意作答身份
题干中可能会设定特定的作答身份,如政府工作人员、观察员等。
作答时,应根据身份调整语言表述,确保提出的对策符合该身份的职责和权限。
关注问法细节
对于“概括+对策”的题目,要注意先概括问题,再提出对策。
对于“简要概括问题+对策”的题目,问题部分可以简单概括,但对策部分要详细具体。
对于只问对策的题目,可以直接提出对策,无需先概括问题。
答案书写规范
答案应条理清晰,分条作答。
如果是“概括+对策”的形式,可以先罗列需要概括的内容,再作答提出对策。
答案中的问题和对策要一一对应,避免出现逻辑混乱。
内容全面具体
提出的对策要具有针对性、具体性和可行性。
对策应基于给定资料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提炼。
注意字数限制
根据题目要求控制答案的字数,避免过长或过短。
能力解读
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从复杂的给定资料中抽丝剥茧发现问题,继而提出解决方法。
需要把握的两个要求:一是发现问题,二是解决问题。
考查形式
在申论考试中,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形式比较明显,往往在题目中会直接要求考生“针对……提出对策”“梳理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等。
示例分析
例如,对于“请根据‘给定资料4’,对退休人员再就业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建议”的题目,考生需要:
审题:明确题型,确认题目要求提出对策;确定范围,根据题目要求,可能需要从单则或多则材料中提取信息;注意身份,理解题目中隐含的身份要求,并考虑如何在此身份下有效提出对策;区分是一问还是两问,确保回答符合题目要求。
找点:直接对策,查找专家建议、政策文件、领导指示等;间接对策,根据问题、原因反推可能的解决方案;自创对策,当直接和间接对策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时,考虑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在申论考试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