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高考改革主要在考试模式、科目设置、考试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
一、考试模式
“3+3”模式为主 考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技术7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与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共同构成完整的高中课程体系。
部分地区存在差异
浙江: 采用“7选3”模式,增加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必考科目。 北京
二、科目设置与要求
必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外语听力一年2次,取高分计入总成绩)。
选考科目
科目范围: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 组合建议
理工科优先选物理+化学+政治;
文科类可选政治+地理+生物;
医学类必须选化学。
三、考试时间安排
统一考试 语文、数学:6月7日全天;
外语(笔试):6月8日下午。
选考科目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学考):6月9日、10日;
部分省份(如浙江):技术科目单独考试(具体时间未明确)。
四、成绩计算与录取
等级性考试
采用5级6分制(A-E等级),成绩按等级赋分,等级占比约15%-20%。
赋分制
选考科目按21个赋分等级对应分数,具体分值表因省份而异。
录取原则
综合考量等级性考试和高考成绩,部分专业对选考科目有明确要求(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五、其他注意事项
补考政策: 学考科目仅限一次考试机会,补考不合格者无法毕业; 社会化考试
以上信息综合自各地官方文件及权威解读,具体以当年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