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试卷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了近年政策调整及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分值调整
语文 分值从150分提高到180分,强化基础性与综合性考查,增加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例如将《论语》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
英语
分值从150分降至100分,听力部分占比30分,阅读写作占70分。改革后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考生可多次参加,按最佳成绩计入总分。
文理综/理综
分值从300分提高到320分,调整后科目结构为:语文180分 + 数学150分 + 外语100分(含英语)。
二、考试科目调整
新高考模式: 2018年改革后,北京实行“3+3”模式,即6门科目中选3门作为高考科目(含语文、数学、外语),另3门为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学科组合
三、命题与评卷改革
命题方向 - 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减少机械记忆类题目,增加素材性分析题,考查学生整合信息、批判性思维能力。
- 语文增加《论语》等经典阅读材料,历史、地理等科目更新参考样题以契合新课标。
评卷机制
- 数学试卷增设分层赋分题,区分不同能力层次考生。
- 英语听力部分从试卷中移除,采用独立考试,书面表达内容更新。
四、录取模式改革
平行志愿: 本科阶段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考生可在志愿间灵活选择。 专项计划
五、其他调整
参考样题优化:语文、数学、英语的参考样题数量减少,题型结构优化,注重考查数学应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监管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以上改革自2018年全面实施,2020年为首届新高考,2024年进一步深化调整,体现了从“考试分数”到“综合能力”的评价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