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担当与使命
1.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2. 《论语·宪问》: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3. 《孟子·告子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 坚持与毅力
1. 《论语·泰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虽败,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永存
三、 品德与风骨
1. 《论语·子路》:其志弘毅,以天下为己任
2. 《论语·述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 《孟子·公孙丑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 行动与实践
1. 《论语·卫灵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 《史记·李斯列传》:法家思想代表,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古人对刚毅品格与有为精神的追求,既有对个人担当的强调,也包含对毅力、品德与行动力的辩证思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